英国教师大罢工,揭开了教育不公的冰山一角,中国的985/211们怎么办?
3月6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白岩松,在这次“两会”中为非名校学子发声。
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应该总提211,要加大对普通高校、非名校的关注,否则会引发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当然,他的声音也引起广大网友议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我们先放下争论,先看看高等教育最发达的英国最近发生了什么。
· 01 ·
从2018年2月22号开始,英国高校教师大罢工,时间长达四周。
此次罢工涉及的高校达61所,几乎全是英国知名大学,罢工的教师有4.5万人,近100万的学生受到影响,其中包括众多的中国留学生。
学生无课可上,大学校园里面冷冷清清,食堂里面空无一人。
罢课的原因和焦点是,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UUK)和英国大学与学院工会(UCU)对大学教师退休金改革计划产生分歧。
目前,高校教师们的退休养老金赤字已经达到175亿英镑(约1535亿人民币),巨额的福利及养老金让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头疼不已。
校长委员会就想改变养老计划,把养老金放到股票市场进行交易,以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受到股市的影响,这改革可能让教师在退休以后减少上万英镑的收入。
虽然退休金减少了,但是英国高校教师的日子并不是过不下去了。
英国高等教育讲师的授课分为三个等级:初级讲师年薪:33,943~41,709英镑;高级讲师:41,709~55,998英镑;教授职称讲师:54,637~107,244英镑。
2016年,BBC统计英国中产阶层人士的年收入平均为24744英镑,大学教师平均的年收入均是中产的阶级的2倍以上。退休后的待遇在英国也都算是高的了。
这样的待遇,可以让他们过上中产阶级的富足小康日子,为什么还要罢课?
其实,他们也和中国老百姓的思想一样,“不患寡,而患不均。”
· 02 ·
罢工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英国高校的管理者。
去年英国媒体爆料:巴斯泉大学的副校长克里斯蒂娜·斯莱德教授一年的福利为42.9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87万,这还不包括25万英镑的年薪。
因为曝光,斯莱德教授宣布辞去副校长职位,她不做副校长之后年收入也超过80万英镑。
英国大学校长平均年薪约为25.8万英镑,这不还算福利及别的花费。
比如,英国大学校长在航班上的平均花费为9000英镑,酒店平均花费为3000英镑,一年下来,英国校长在机票和住宿方面平均花费就超过10万人民币。华威大学的校长光一年的机票钱就高达46,348英磅,相当于英国两个中产阶级的收入。
而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年薪才15万镑。
特蕾莎·梅
如果拿了这么高的年薪,能认认真真地工作,群众也是能原谅你的,但是情况恰恰相反。
苏塞克斯大学的前校长Michael Farthing,年薪高达25万磅,可他一年只工作了一个月。
南安普顿大学的校长Christopher Snowden,去年给自己加薪10万磅,年薪是43万磅,为了给自己加薪居然还裁掉了75名教师。
反正,在英国大学不受政府管辖,这些高校的管理者想怎么照顾自己就怎么来,这当然会引起讲师和社会舆论的不满了。
我们承认英国的高校在教学质量上是有自己的独到的地方,学术气氛浓厚,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校的管理者把教师和学生当成了挣钱的工具。
这也暴露出英国社会教育不公的冰山一角。
同时,英国的好大学也成为顶层精英的子弟的专属学校。
它们的学费都很高: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学费平均29160(英镑/学年);剑桥大学的学费平均26900(英镑/学年);牛津大学学费平均24002(英镑/学年),高于一个中产的年收入。如果是好的专业,均在四五万英镑以上。
高额的学费就成了巨大的门槛,把一些平民子弟拒之门外。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招生数据统计:学生中80%的父母是英国顶级的专业和管理人员。生源集中在少数传统富裕区域,牛津大学48%学生来自伦敦及伦敦东南部,11%来自英国中部,仅3%的新生来自威尔士,剑桥大学的数据也与牛津差不多。
5年期间,牛津仅招收3名黑人学生,而剑桥则是一个黑人学生也没要。
原英国高等教育部长、现工党议员大卫·拉米愤怒指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招生充满了种族、阶层和区域的偏见,已经成了英国上层阶级和特权阶级最后的坚固堡垒和封建自留地。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英国首相从1721年至今一共有53位,牛津一所学校就出了26位。
可以说,英国的最好高等学校就是为顶层的贵族、精英及他们的孩子服务的。
教育不公加剧英国社会阶层结构固化,这也是英国社会中不可回避和解决的问题。
· 03 ·
与英国教育不同的是,我们现阶段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清华北大当然是每个家长和学子的希望,但是能进入去的只是众多学生的千分之一。
能进入到985、211院校的学生也仅有百分之一。
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高考的压力与竞争是残酷的,他们要接受成为普通劳动者的现实。
一个公平的社会应该关注的是99%绝多数人的生计问题,而不是1%极少数人发展的问题。
社会的稳定最后靠的是99%,而不是1%。
而在现实中,高校鄙视链是存在的,清华北大的瞧不起985,985瞧不起211,211瞧不起普通本科等等。
这种鄙视链在招聘中被充分体现,名校学生的简历被招聘方仔细挑选,而普通院校学生的简历,直接扔进垃圾桶。
这些非重点院校的学生中一定会有能力有理想的,也许他们只是高考发挥不好,他们也需要一个平等的机会!
如果社会仅仅只关注于顶端极少名校学子,这样的教育即使再优质,是不是也该画一个问号呢?
毕竟,能上名牌大学的仅仅只是极少数人,而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只能上普通院校。
· 04 ·
英国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
我们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社会的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接受两个现实问题:
1、我们的国家地域广阔,不仅仅只有北上广,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及其一些边远地区还有大量的人才。
2、我国人口众多,保障每人温饱及其教育、就业,维护社会的稳定,这才是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的主要任务。
正如白岩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所谈到的,北大公告栏上每周张贴的讲座和活动数量,可能是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几年的量。排名靠前的高校,每年的经费非常高,同时他们还有非常强大的“化缘”和“吸金”能力,这会让“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几百万的孩子,在自我怀疑和迷茫中上学,甚至就这样“混”过去了。但在一些偏远的、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也许他们是当地的核心人才,未来可能会让经济欠发达地区同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变得更大。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发展尖端高新科技,我们更需要普通脚踏实地而有能力的专业性或管理人才。
为建设广大城镇乡村,为社会培养基础专业人才,在重视高端人才培养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将来立足基层的人才的培养,这对将来的中国发展更为重要。
如果说重点高校是整个金字塔的顶尖,引领者高新技术的发展,那么非重点高校则是金字塔的基石,维护着全社会协调发展与稳定,更是不可或缺的。
也许,我们的教育体制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教育比英国的精英教育是公平的。
最起码,决定每个孩子是否能上名牌大学,主要看的是分数,而不是看财富、出身和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