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在美国开中餐馆儿的女人,90多岁了在美国拥有200多家分店
呦呦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
作为世界上三大好吃菜系,
中国菜如今几乎是遍布全球,
已成为中国的对外标志之一。
在国外影视剧、综艺节目、
甚至是教科书中都是高频次的出现。
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却并非如此,
那时的中餐馆里没有桌布,
没有餐巾,也没有菜单,
通常只有五六道菜可供选择。
所以在当时歪果仁的印象中,
中国菜无非就是廉价、重口且毫无营养。
彼此在桌上吃对方的口水.....
直到她的出现,
才改变了歪果仁对中国菜的刻板印象。
她就是“中餐女王”——
将正宗中国菜肴引入西方世界的江孙芸。
她一手创办了福禄寿中餐厅,获奖无数:
连续32年得到《Holiday Magazine》杂志推崇、
连续3年获得Mobile Award五星奖,
甚至连《花花公子》杂志
都专文推介其为最好的中国餐馆之一。
她本人更是在2013年获得了
詹姆斯·比尔德基金会的终身成就奖,
相当于是餐饮界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她推动了中国菜走向世界,
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国外中餐发展的今天。
江孙芸传奇的一生,还得从头说起。
她出生于无锡一个大户人家,家境殷实。
作为大家闺秀,小时候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但她从精于厨艺的母亲身上学到了不少烹饪技艺,
而且家庭从小讲究的饮食氛围,
培养了她灵敏的味蕾。
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礼节的了解,
日后这些都成为她开办餐厅的资本。
江孙芸22岁时,日寇侵华,
她与五姐孙芩,
从被日本军占领的北京,
徒步走过五个省份,几经颠沛流离,
逃难到抗战时期的重庆投奔亲戚,
并在那里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江梁。
1957年,她随丈夫来旧金山
探视先生骤逝寡居的六姐。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
这次探亲之旅会改写她的人生轨迹,
让她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
当时她们有两个东京的朋友
想在旧金山开家餐馆。
会说英文的她热心地帮两个朋友和房东谈租约,
可是后来朋友临时变卦决定不开餐馆了。
她见状十分不忍,
于是就赶鸭子上架决定自己开餐馆。
于是,一段传奇开始了。
开饭馆并非易事,
她并没有任何的商业经验,
甚至此前也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
在决定自己开餐馆之前,
她从来没有自己做过饭。
为了保险起见,
毫无经验的她照搬其他中餐馆的做法,
一口气在餐单上列出200多道菜,
将中式菜肴加以改良成“粤菜”,
将所有的菜式都做成酸酸甜甜的口味,
而且没有白米饭,
都是用豌豆或胡萝卜做炒饭。
但美国人对改良的半中半西的菜式并不认同,
每天上门的顾客寥寥无几,
生意异常惨淡。
而为了节省成本开支,
她并没有请什么员工,
一个人几乎做了所有的工作:
清洁、接电话、当跑堂、收账及买菜。
每天从早上6点起床一直忙到深夜12点,
整个人几乎累得要虚脱,
可是几个月下来挣的钱却少得可怜,
连房租都付不起。
但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所幸,她走得很精彩。
经过冷静思考,
她决定改变策略,
将菜式全部改为地地道道的中式特色,
并且对菜品进行精简,
从原来的200多种精简到只有20多种。
小时候常年听父母在餐桌上品鉴菜系,
多少还是有些把握的。
她坚持凡事亲力亲为,
在食材选择方面亲自严格把关,
常常跑遍美国各地只是为了
寻求最天然新鲜的食材。
在谈到中餐烹调秘诀时,她表示,
“选用最好的食材,
这一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如果你只依靠几种食材,
你一定要选最上等的。”
在服务上她也独出心裁,
她会穿上中国特有的旗袍,
戴上珍珠项链,
亲自到桌子前为客人服务。
这时候有歪果仁儿发问了:
“鱼香肉丝”里为什么没有鱼?
“叫花鸡”的叫花是什么?
“红烧狮子头”???
你们为什么要吃狮子?
这样的菜名脱离了当时歪果仁的认知
她耐心讲解每道菜名,
以及对菜品背后的文化娓娓道来。
老外们并不接受一起吃菜,
认为会沾上口水,
她也耐心的讲解中国的餐桌文化。
终于,福禄寿的生意迎来了转机。
那些美国人闻所未闻,
见所未见的中国特色佳肴
很快便吸引了报纸专栏作家的关注,
美国主流社会食客纷纷前来光顾,
很多名人政要、明星
都是她餐馆的座上宾,
这其中就包括基辛格、帕瓦罗蒂、施瓦辛格等等,
甚至连丹麦国王也是她的脑残粉。
他们超喜欢“福禄寿”馆子里的“拔丝红薯”!
“福禄寿”最终变成了当地最著名的华人中餐馆,
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高度认可。
不到两年时间,“福禄寿”便搬离了唐人街,
落户于旧金山的高档区域,
餐厅也从原来数十个座位扩大到300座。
这位传奇女性不仅能力强,
而且为人超和善,每到一家餐厅,
无论是服务员还是洗碗妹,
她总是以一种欣赏的眼神看他们,
初次见面就能记住他们的名字。
在上世纪70年代——
乐队还不被大多数的高级餐厅接受的时候,
只有她对乐手一视同仁,
并因此和迷幻摇滚杰佛逊星船乐队
成为了多年挚友,
只要有空就会去看他们的演出。
作为一个冒进主义者,
江孙芸还教一些外国人烹饪,
她指导过很多人,
比如在詹姆斯比尔德奖中
有三项提名的科里·李,
还有连续三年的最佳面包师
贝琳达·里昂。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奋斗打拼了一辈子,
想过一段安逸悠闲的晚年生活,
于是在1991年,
古稀之年的她卖掉了40多岁的餐厅,
但她却依旧没有退出餐饮的舞台。
她依旧还在传承中华饮食文化的道路上忙碌着,
不仅出版了自己的食谱和自传,
还亲自担任顾问培养青年厨师,
自知任重而道远,从不懈怠。
她的儿子也继承她的手艺,
开了一间华人餐厅——P. F. Chang’s华馆,
并且在美国拥有200多家分店。
如今,江孙芸已经从她的帝国餐厅退休25年了,
但她继续保持着自己的风格,
潇洒地过起了退休生活。
在你还没有机会品尝海湾区最热门的新餐厅之前,
97岁高龄的她早已多次光临。
她对自己的iPhone运用自如,
会熟练地使用uber,
勇于尝试新鲜事物,
始终走在潮流前端。
即使早已迈入鲐背之年,
她的一举一动还宛如当年那个
意气风发的东方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