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交出“投名状”,俄罗斯在叙利亚颜面扫地了吗?
▲ 4月13日美英法三国联合出动海空军力量对叙利亚发动了一次空中打击,根据三国领导人的说法,这是一次对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行为的“惩罚”。
但是作为打击理由的“化学武器”袭击事件,美英等国代表在叙利亚大使贾法里质问所谓“化武袭击”的重重疑点时退席,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
▲ 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巴沙尔·贾法里
事实上,就在空袭前一天,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还在公开讲话中承认,目前并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叙利亚政府军使用了化学武器。
许多分析认为,特朗普是为了摆脱日渐艰难的国内政治处境,试图用“战时总统”的姿态去拼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与当年深陷性丑闻的克林顿突然决定去空袭伊拉克如出一辙。
但与1998年对伊拉克的空袭不同,美国这次动武还成功拉上了英法,而最近与俄罗斯互动频繁的土耳其竟然也对美国的空袭行动表达了支持。
这个局面实在耐人寻味。
英法甘愿当跟班
这次英国从其在塞浦路斯的两个军事基地起飞了多架战斗轰炸机参与空袭,可谓出力不小。
▲ 4月14日,一架英国“龙卷风”战机完成叙利亚轰炸任务后,返抵位于塞浦路斯的阿克罗蒂里皇家空军基地的画面。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将所谓的叙利亚“化武问题”与日前在英国国内发生的“双面间谍中毒”事件相提并论,试图以憎恶“化武”作为英国出兵的理由。▼
但“不幸”的是,不论这次的“化武”事件,还是特雷莎·梅所谓的英国本土“遭遇生化袭击”事件,都是疑点重重,迄今为止英国始终拿不出像样的证据,而面对所有符合逻辑的质疑,英国也都沉默不语。
再来说法国。法俄两国不仅无冤无仇,而且关系还不错。就在乌克兰事件爆发前,法俄之间还达成了一项直升机航母的军贸协议,只是由于欧盟发动了对俄制裁使得此项交易流产。
▲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决定空袭叙利亚时的现场图
表面上看,英法两国都没有参与空袭的充分理由。但如果从两国的现实需求来分析,它们也确实有求于美国。
一直以来,俄罗斯双头鹰上那只向西的头总是会引发欧洲国家的恐慌。不论是重整军备还是介入乌克兰内战,俄罗斯的强势引发了西方国家的担忧。
以英法两国目前的国力水平,都难以单独应对有朝一日重新西向的俄罗斯。英国脱欧在即,未来的国家安全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仰仗欧盟的安全与防务一体化了,只有北约和“美英特殊关系”还可能为英国撑起一片天。
法国担心的是,欧盟在防务政策上一直处于一种难以推进的尴尬境地,未来的北约对于法国来说也是一种无法放弃的安全保证。
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之初对于北约的种种言论恐怕会让英法两国难以放心。毕竟目前除了英国,其他欧洲国家的防务开支远远没有达到北约拟定的2%的界限,北约仍然需要美国挑大梁。
▲ 2017年5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峰会,会上指责23个北约成员国未能实现分摊军费的目标。
如果不改变特朗普将北约视为某种负担的观点,那么在未来美国的困境无法得到改善时,美国对北约的政策很可能会向不利于欧洲成员国的方向发展。
在抓住美国、强化北约同盟关系的心思上,英法两国别无二致,这次行动就是它们交给美国的一份“投名状”。
至于土耳其的态度反转,也并非不可以理解。
埃尔多安最在乎的就是如何打击库尔德人的势力和确保自己在叙利亚的影响力,谁能够帮他做到这一点谁就是朋友。
前阶段为了打击库尔德人,埃尔多安不惜与美国翻脸,但是如果通过打击巴沙尔政权能够为自己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谋得一些利益,那么就可能从叙利亚内部牵制库尔德势力的膨胀,何乐而不为?
俄罗斯颜面扫地了吗?
俄罗斯目前似乎在叙利亚颜面扫地,但是实质上却并非一无所得。
在空袭发生后不久,伊朗的电台就报道称,根据俄伊的既有协议,伊朗将再次准许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进驻伊朗领土。在2016年8月,俄罗斯的空军就曾短暂进驻过伊朗北部的空军基地,当时伊朗国防部长也曾经声称,俄罗斯的军机可以停留到他们认为必要的时间。
很显然,美国的空袭行动让共同支持巴沙尔政权的俄罗斯和伊朗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美国新任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著名鹰派人物博尔顿上任后,伊朗与美国的核协议正处于随时可能被撕毁的境地,正是这种压力将俄伊两国推得更近了。
曾几何时,苏联南下到达波斯湾印度洋地区是西方的噩梦之一, 今天可能要让此“梦”成真了。未来如果俄伊之间这种关系持续下去,那么有朝一日俄罗斯一旦再次强大起来又会在此地发挥怎样的影响力呢?
十五年前美国踢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伊拉克战争,随后又一意孤行地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造就了今天的中东乱局,让美国自己也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今天美英法再次踢开联合国安理会对叙利亚发动了空袭,很可能将俄罗斯带入了苏联都没有到达的波斯湾。
未来的中东格局还会发生变化,而很多变化是难以预料的。
撰文 / 千里岩
编辑 / 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