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心理问题易遭忽视 多重诱因或导致抑郁症
欧联网9月27日电 据英国《华商报》报道,近日,演员乔任梁因患抑郁症自杀身亡的消息令很多人惋惜,也提醒公众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对身在海外的华人来说,抑郁症是对健康的一个潜在威胁,尤其是背负学业的留学生。陌生的国度、从零开始的社交圈、功课和将来就业的双重压力、文化冲击,这些因素让留学生被称为罹患抑郁症的“高危人群”。
留学生心理问题易遭忽视
“我说心情不好,朋友只觉得我把小情绪放大了”
在伦敦一所大学念硕士学位的MM(化名)在去年九月入学没多久后察觉了自己情绪的异样。“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不开心,不是短时间的,而是持续性的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她告诉英国《华商报》,“我告诉朋友说我心情不好,朋友只觉得我把小情绪放大了,后来我也不说了,免得被别人说‘矫情’。”
MM说之前在中国国内也曾经有过情绪低落期,但是这次确实是留学触发了抑郁问题。“留学出国之后对情绪的掌控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掌控能力强、适应得好,大概能比较平稳度过。”她说。
类似的故事在留学生群体中并不鲜见,但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今年4月14日,一名在意大利维罗纳(Verona)的中国女留学生因抑郁症而割腕且服药企图自杀,一名在英国的中国男留学生发现后立即写邮件报警,没想到这封邮件被错发到美国新泽西州的同名城市维罗纳的警察部门。该警察局局长米切尔·斯登(Michell Stern)看到邮件后立刻联系意大利警方,经多方努力下,最终救下了这名企图自杀的留学生。
然而,这样幸运的案例是少数。2016年1月25日,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小陆(化名)疑因课业压力而跳入密歇根湖轻生。2015年11月,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留学生杨艳猝死,了解死者情况的麻州总医院留学生行为健康中心(Cross-Culture Student Emotional Wellness Center)的创立者之一、精神科刘立事后表示,这是由跨文化、跨世代冲突而导致毁灭性结果的典型案例。而2015年1月,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王璐畅自杀去世,她曾因抑郁问题办理过退学,而耶鲁大学对二次退学生复学的限制让她倍感压力,她在自杀五小时前曾在脸书发表消息称:“亲爱的耶鲁大学:我爱这里。我希望有更多时间。我需要时间去工作,我需要时间去等待新药物以治疗我的病。但是学校不能满足我这些。我承受不起离开学校一年或永远退学。”之后她从金门大桥跳入了旧金山湾。
根据媒体公开的消息,2014年至少有8名中国留学生因抑郁症而离世。但在此前,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为什么留学生容易抑郁?
独自面对课业、生活、社交等多重诱因
外界对“留学生是抑郁症高危群体”这一观点的看法态度不一。一方面,全球各地频发的留学生自杀事件显示抑郁症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是中国留学生的一大困扰;但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这个论点缺乏足够的对比数据支持,比如留学生与中国国内高校学生的抑郁症患病率,再比如中国留学生和其他族群留学生的对比。
针对留学生患抑郁症的原因,大体有两个深层根源可循。首先,抑郁症对所有国家的学生来说都是选择辍学或轻生的一大原因。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健康医疗媒体“健康线”(Healthline)发布的一篇报道指出:每4个美国高校学生中就有1个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包括抑郁症;75%的高校学生在遭受心理问题困扰时不向外界求助;而自杀在高校学生去世原因中排名第三。
英国皇家精神科医学院(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的一项研究指出,当下的高校学生与上一代的学生相比遭受焦虑和抑郁症的风险更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上一代相比,现在的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求学准备,背负更高的学习债务和面临更黯淡的求职前景。
其次,留学生还要面对在异国求学带来的文化和情感上的压力。澳大利亚的一项国际学生抑郁症研究指出,孤独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大原因。这种“孤独”可以分为个人孤独和社交孤独,前者是指由于在异国求学失去了和亲友的紧密联系,后者则是在陌生环境中要重建社交生活的困难,尤其受到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影响。由于孤独,由生活琐事引起的各种压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排解。
“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待在中国圈子里,这就像关上了门,在密闭空间里,谁都难说会不会出事”,在意大利米兰生活的Sono向英国《华商报》描述了他室友白露(化名)的情况。今年24岁的白露在2012年出国,在米兰一所私立学校学设计。她在出国前曾经历感情变故,目前仍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的药物。
根据Sono的描述,白露是一个“善良、随性大方、心直口快”的女生,她爱和朋友聊天,也毫不避讳别人聊到她的情况。“但是她待在房间里的时间太多了,如果多出去走走应该会好一点”,Sono说。
如果说这些因素是所有国际留学生都有可能经历的话,中国学生的脆弱性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
根据皮尤中心(Pew Center)2011年的一项调查,中国学校专注于考试分数的文化和竞争的天性造就了一代压抑的中国学生。201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华裔女学生郭衡自杀的事件引发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按照媒体的描述,她游学35个国家,学习不同领域的课程,一路求学于名校,并在上学期间创办自己的公司。虽然她有在他人眼里完美的人生轨迹,但仍然在毕业之前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外界根据她生前撰写的博客推测,这个看似风光且外向开朗的女孩,实际上因为对优秀的执迷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让留学生远离抑郁:
重视自身心理建设 必要时及时求助
英国慈善机构抑郁症联盟(Depression Alliance)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份给学生的建议,对于在英的留学生来说是一份很实用的指南。
首先,健康体魄是健康心理的强力支撑。适度的锻炼能够刺激人体内产生愉悦感的荷尔蒙,长期坚持还可以增强抗压能力。锻炼身体的另一个积极作用是改善睡眠,而失眠和抑郁症则是互相交织的恶性循环。
其次,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缓解学业焦虑。习惯在“死线”(deadline)前拖延到最后的学生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惊慌症状,而有效管理时间和工作量则能规避这个风险。
另外,重视自己的心理建设,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求助也是很重要的。多和亲友袒露心声可以获得他们的支持。绝大多数英国大学也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在英国的留学生还可以在注册的全科医生(GP)或者面向学生的非政府组织那里获得专业意见,从而将抑郁症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