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科普大咖讲述《庞贝三日》
(原标题:意大利科普大咖讲述《庞贝三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殷欣、金锦哲、林伟大、王德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日前迎来了一位客人:意大利人阿尔贝托·安杰拉,他向众多中国考古研究人员分享了自己在庞贝古城遗址考古研究中的独特视角和新发现。
阿尔贝托·安杰拉1962年生于法国巴黎,高中毕业后在罗马大学自然科学系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此后他远赴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古生物学和古人类学专业深造。上世纪80年代,他曾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阿曼、埃塞俄比亚、蒙古等地开展古生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考古发掘工作。多年在世界范围内的考古经历,使他对东方的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在意大利,安杰拉还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电视主持人、科普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他主持的考古科普电视节目陪伴了意大利几代人的成长。但是,在万众瞩目的背后,安杰拉的工作并非常人所想象的那样,有的只是聚光灯下的鲜花和掌声。安杰拉告诉我们:“一次是在埃塞俄比亚考古的时候,我们准备发掘一片由一百万年前的原始人类留下的遗迹,不幸的是,我们途径的沙漠地区有两个互相冲突的部落。我们的考古队被解读成一次攻击行动,所以他们埋伏起来,向我们射击。幸运的是,没有人被击中。但汽车被打中了几枪。他们把我们包围了起来,我们从车上下来,他们看到我们不是当地人,事情才得以解决。但我们离开后他们继续在那里射击。”
为了将考古工作和电视纪录片结合起来,安杰拉进行了许多突破性的尝试:1996年,为了制作一期纪录宇宙探险的节目,他和节目组世界首次在训练宇航员的空客A300上模拟失重状态;1997年,他和他的摄制组成为首批进入埃及帝王谷一座刚刚被发现,由拉姆西斯二世下令修建的巨大帝王陵墓进行拍摄的电视人;1998年他和摄制组还曾经在南极零下30度的环境中成功完成节目拍摄。从2000年开始,由他本人担任制片和主持人的电视科普纪录片“尤利西斯”成为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的经典节目,至今已经连续播出了17年。
公元79年,位于一片丘陵之下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如雪花般飘落,彻底将已经拥有600多年历史的罗马古城庞贝尘封起来。安杰拉几乎每年都会到访这片久负盛名的世界文化遗址,那里一直是他考古研究的重点。2014年,经过无数次实地考察,并考证了大量文献资料之后,安杰拉以独特的视角撰写了纪实小说《庞贝三日》。该书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引入中国,让中国读者得以通过他的笔触领略古罗马庞贝人的生活。
安杰拉说:“可以说我使用了一种影视、小说的方法,尝试让人们明白在庞贝的街市中生活是什么样子。读者就好像置身于庞贝人中间,庞贝人好像正看着读者。读者可以感受到香水的气味、街道的嘈杂,跟着背着脏衣服送去别处的奴隶走。面包师正从炉子里端出刚烤好的面包,发现在上面洒水可以让面包皮变脆的秘诀。以电影的手法描写这些细节可以让人身临其境,但是,请注意,读者所看到和感受到的都是真实的,包括我写的人物也是真实的。所以这本书不是想象,而完全是真实的记述。”
从史书的记载中,安杰拉找到了7名庞贝古城幸存者,并把他们的故事改编成了小说,让读者可以了解古罗马人日常有着怎样的饮食、衣着习惯和娱乐活动。这七个人中有贵族,有平民,也有奴隶,各自有不同的喜怒哀乐,巧合的是他们还被卷入了一桩经过真实考古发掘证实的无头尸案。
情节曲折,且有确切考古研究佐证的《庞贝三日》一经出版即成为意大利的畅销书,目前已经再版5次,销量超过13万册。在读过此书之后,前首都博物馆馆长、希腊史学家郭小凌教授从读者的角度评价了该书:“我觉得这本书对于那些没有对罗马史有前期准备的人来说特别有用。书里描写了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生活的各个细部。”
在意大利大使馆举行的长达1个多小时的小说推介活动上,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聆听了安杰拉先生的讲述,他这样评价安杰拉:“阿尔贝托·安杰拉通过一系列研讨会,将意中两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介绍给对方,让我们所有人明白,意大利和中国有多么悠久的交流历史,而今天这种交流联系依然紧密,未来也会一直保持下去。我们要建立一条知识的‘一带一路’,从这个角度来看,阿尔贝托·安杰拉是这条丝路上的新马可·波罗。”
安杰拉也非常看重中意文化交流的意义,他说:“知识可以避免相互的不信任,有了知识你可以了解他人了解别的文化,可以理解它们。所以知识和文化可以将大家聚集起来,消除狭隘,消除误解。实际上,(拉丁语名言说)‘哪里有知识,正义与和平就主宰哪里’,这就是我的想法。”
在意大利,阿尔贝托·安杰拉可以说是闻名遐迩。他的名字已经被用来给一颗小行星和一种稀有深海生物命名。这位身兼考古学家、媒体人、作家多重身份的科普名人近年来数次到访中国,期待他能为中意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带来更多发现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