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联网5月27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意大利版报道,《2017中国留学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近日正式发布,这已是新东方前途出国第三年发布白皮书。调查显示,海归归国就业已成大势所趋,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留学生人数已达54万。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73%的留学人群计划完成学业后归国就业。但是,随着海归人员的大量回归,超八成海归觉得“学非所用”,工作满意度整体偏低。对于已经在中国“站稳脚跟”的海归们是如何看待海归就业?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经验和建议?
留学加成因素势微,但海外眼界不可替代
孙曼科现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国际交流中心意大利语专业教师,负责学院和意大利的交流合作相关工作及意大利语教学。孙曼科高中毕业后便选择赴意大利求学,因为自小便对意大利充满兴趣,高考之后便通过河北省教育厅下发的留学项目“马可波罗”计划赴意大利留学,在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国际交流专业学习。
孙曼科在意大利求学期间便为自己规划好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她表示,“既然我学习的是意大利语和国际交流专业,我决定返华当一名教师。”与大部分寻求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的年轻海归不同,祖籍河北的孙曼科笃定毕业后再回到家乡发展。
因此,孙曼科于2013年8月学成返华后应聘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并顺利就职。
已经带过三届意大利语专业学生的孙曼科对于小语种学生的就业情况有一定发言权,“找工作并不难,但想要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并且‘幸福指数’比较高的工作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孙曼科提到,意大利经济的持续疲软,也影响到了相关毕业生的就业。还有一个情况是,学习小语种的学生日益增多,由此带来的竞争必定会愈加激烈。她坦言目前这种状况并非意大利语专业独有,据她了解,大部分小语种学生都在面临这样一种情况。
对于专业和工作的匹配是否必要,孙曼科表示不一定要完全匹配,毕竟目前就业竞争比较激烈,小语种学生尤为明显。“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意大利语专业的越来越少。”孙曼科说,随着电商全球化的趋势,该领域成为很多具有小语种背景的学生毕业后的首选。
谈及近年来不断壮大的海归潮,孙曼科表示,不可否认海归留学生的增加带来了就业上的压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薪资等各方面待遇的不断提升,留学生海归的现象会越来越多,而想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势必要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孙曼科表示,虽然海归正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但是她还是鼓励有机会的人能够出国深造,特别是学习小语种的学生,一定要“走出去”。孙曼科尤其觉得自己的学生和海外交流的机会非常有限,她表示,如果有机会去欧洲留学的话一定要抓住,这不仅对语言运用的提升很关键,而且除语言之外学习感兴趣的专业,这样学成归来会更具有竞争力,现在只会语言的人很难在职场“吃得开”。
虽然留学对于就业的加成因素正愈渐微弱,但海外经历还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孙曼科表示,任何单位在招聘中最看重的还是相关人员能否为用人单位带来价值,这就要看你的专业能力是否过硬,你的眼界是否开阔,在欧洲的企业是非常注重交流沟通能力的,而出国留学无疑会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她建议工作不一定急着去找,是金子总会发光,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
工作不一定要和专业对口
在本次《白皮书》调查中,“已毕业”的计划留学人群占比,较2016年上升了4%。可见当前人们的就业压力较大,更多的人希望通过留学的方式来寻求未来发展道路。
对比2016年,决定留学人群出国留学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内在自我提升的驱动:如拓展国际视野与丰富人生经历是出国留学最主要的目的,占到了61%。相较之下,应试压力、周围人的影响、气候等外在压力因素则处于次要位置。
新东方海威时代高级职业咨询师,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王大启表示,“留学生在海外独自求学与生活的经历,本身也会使他们在独立决策、人脉拓展、跨文化协作、国际化视野与环境适应力方面相较于本土毕业生更胜一筹,而这些优势也正是职场竞争力中个人与团队职场通用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整体而言,留学生在海外的求学经历会使他们在求职中更具优势。”
意大利海归留学生张慧(化名)目前在意大利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工作,这是她的第三份工作。
谈起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张慧表示,当时经人介绍,在山东的一家翻译公司工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发现该工作与自己并不适合。随后她辞去工作前往北京,因为暂时没有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张慧经朋友介绍前往一家IT公司就职,在这家公司的两年时间里,张慧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公司品牌推广、与相关专利机构合作对接以及内部数据统计工作。初入职场,张慧表示,“虽然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并不是最理想的工作,但是对我本身也有益处,它让我积累了一定社会经验,也对职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掌握了相关基本工作沟通方法。”
但这份工作的主要工作语言是英语,放弃学习多年的意大利语让王思慧深感可惜,她还是希望自己所学能有所用。当她通过网络了解到意大利国家旅游局的招聘启事后,便辞去了当时的工作前往该机构应聘并最终通过考核入职,入职以后,丰富多彩的旅游行业工作让张慧找到了渴望已久的归属感。当然,有机遇必然有挑战,从坐办公室到四处奔走,再到组织参与各种活动以及与外籍员工的沟通,张慧一切都要从零学起,在度过最初的适应期后,一切开始慢慢步入正轨,她在处理各项工作时也愈加得心应手。张慧说,对于目前的工作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100分的话,我会给现在的工作打80分。”
提起出国留学,张慧说,“首先要真心喜欢,自己要感兴趣,否则留学生活会很煎熬。其次,在出国之前要充分了解所修专业的具体内容,也许这个专业内容会和想象中的差距非常大。”
谈及《2017中国留学白皮书》所涉及的超八成海归觉得“学非所用”,张慧有自己的看法,“我并不觉得工作一定要和专业对口,就我个人来说,其实我本身是学新闻学的,因为对意大利比较感兴趣,所以才修意大利语。而且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还能学到新的知识和能力,当然如果能够对口更好。”张慧同样不否认,在招聘过程中,中国企业还是会看应聘者的专业的,但是他们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能力,能力足够的话即使专业不是完全对应,最终也有很大希望被录用。
只凭语言就业非常被动
张越(化名)于2010年至2013年赴意大利留学,因为一直对足球感兴趣,所以返华后在恒大集团足球预备队从事翻译等相关工作,不久之后,因工作与理想差距较大,并且父母希望其回到北京发展,便于2014年前往北京某国有汽车股份公司应聘并最终入职,现在担任该公司经理,主要工作是协调与意大利企业进行车辆制造相关项目的洽谈。
张越表示,很幸运当时企业正在走国际化路线,正好需要相关专业人才,所以正巧和自己“无缝对接”了。那段时间张越经常在意大利和中国两地往来,通过不间断地沟通,使两地企业迅速建立起了联系,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薪资待遇也在稳步提升,当时张越相信凭借自己的勤奋,汗水终究会得到回报。
本以为工作会顺风顺水地进行下去,可令张越没想到的是随着意大利经济环境地持续不明朗以及中国经济形势变化,项目进展并不顺利,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