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中国艺术家张岚芊 徐赓良双人联展开幕式
华人报报道 米兰的初冬依旧温暖。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中心迎来了最后一个年度收官大展——《花非花》(Le Fleurs du Mal)张岚芊,徐赓良双人联展。由意大利历史学家,艺术评论家罗兰多•贝里尼教授和佛罗伦萨双年展国际遴选委员杨春萌组成的策展团队,携手两位杰出的中国艺术家,为意大利的艺术爱好者带来遥远而神秘的东方韵味。12月3日,米兰国际艺术中心为此次双人联展举行了隆重的开幕酒会。
正如策展人罗兰多•贝里尼教授的评价:“他们的创作追求一种恰似生命的轮回方式,在自然中我解读为花朵——在阳光初升时盛开;夜晚花凋花眠,等待第二天清晨的再次绽放。”“Les fleurs du mal”—— 法国伟大诗人夏尔·波德莱尔曾以这部杰出的诗歌作品登上了他在法国文学地位的巅峰。在这部作品集中,无不传达了和艺术家们同样的思绪。
本次将在米兰国际艺术中心与大家见面的作品近40件,涵盖了两位艺术家近三年以来创作的油画及陶瓷作品。作品以强烈的表现力,等待着将观众带入一个超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罗兰多•贝里尼说到:在和杨春萌的对话中,我探索到徐赓良和张岚芊作品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他们的作品围绕对大自然生命的揣摩和在敏感世界中对美的思考而产生。然而太多表达“美”的方式可以为“Les fleurs du mal”解注。艺术家所带给我们的挑战偏偏是从当今的艺术出发,把小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大到人类甚至是整个世界带回到最初的原始,从而学会欣赏本真。揣摩着艺术家的作品,我理解到:他们正是用这样如花般绽放的表达,来诉说对生命循环的尊重。从波德莱尔的花之香醇之赞美(“花”指波德莱尔的《Les fleurs du mal》)到布勒东的缓缓哀求(指布勒东的《Le surréalisme et la peinture》巴黎 1928年)。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他们独一无二的抒发方式。而艺术家正是通过作品向我们倾诉。寰宇中那些沐浴在日光和阴影下的是和非,虚和实。他们向这个世界表达的需求和欲望犹如湍流,从灵魂深处奔腾到指尖。通过艺术家的成长,我们跟随他们,去推敲他们的作品。在这个世界以不同的视角睁开双眼,去试着领会他们由表达的欲望所迸发而出的狂喜和眩晕。波德莱尔,艺术家们、诗人们,那些交织在一起的命运不是对他们最美好的馈赠吗?而这些带着中国灵魂的艺术家百卉含英,不也正是给我们这个艺术的摇篮——甜蜜的意大利最慷慨的给予吗?
据悉,此次联展将持续至2017年1月15日。
张岚芊,1967年出生于中国长沙。当代意象油画家,长沙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2014,2015两年连续年提名艺术家。2015年张岚芊瓷板画作品入选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野外对景创作成为她意象油画风景创作的重要途径,带着大篷车走遍千山万水,将巨大尺幅的画布立于野外,多点视觉,直面大自然,写诗、作画。她认为意象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用意象的艺术理念和东方美学手法,通过绘画语言,表达万事万物存在的生命意义,表达当下的情绪、想法及主观愿望,而画面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徐赓良,1978年生于中国浙江。油画艺术家,雕塑家。成长自艺术世家,自小随同是艺术家的父亲学习中国传统绘画。1996年开始学习雕塑。他的油画和陶艺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2007年被深圳市授予“文化英才”称号。2014年在北京和深圳两地举行个展。2015年,徐赓良陶艺作品在国际佛罗伦萨当代艺术上年展上取得陶艺类二等奖。他的作品细腻而平静。带着回归原始的渴求和对自然与人类自我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