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跟我们摩擦最多的,往往是我们自己的家人、身边最亲近的人。总领馆是中国政府在海外的延伸,是我们的“家”!有的侨胞对这个“家”有某种埋怨……或许是期望值太高太过依恋,或许是理解还不够……
新欧洲侨报编译消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3月15日和17日,趁驻米兰总领馆开放日,我们前往采访以回应社会关切。在听取了黄永跃副总领事和领侨室蔡蕾主任的介绍,现场采访了办证人群中侨胞的意见之后,我们颇有感慨……虽然可能只是百分之一甚至可能是千分之一的侨胞有某种微词,但当我们在领事办公室身临堆积如山的护照中间时,看着领事们每天重复着枯燥的、无止境的、不能出错的工作,在重压之下努力着,我相信侨胞们了解之后,一定会停止微词,消除负能量的传播。
侨胞的委屈
侨胞张先生家住布雷西亚。他表示,过去办一本护照延期,只要来总领馆两趟:一趟送、一趟取。现在倒更麻烦了,要走三趟。因为还要预约。在中国街办好预约,再吃个中餐,倒还可以接受。但接下来,按日期和时间递交证件申请就比较麻烦,在太阳下,排长队,等得人心急,家里有急事也不能离开,否则又要重约到不知什么时候。而且长队一直排到马路边,像难民……
一位抱小孩的女士反映,领馆没有厕所,没有婴儿室,喂奶换尿布也不方便。
有位女士抱着小孩,说“让我们优先进了办证厅,可是抱小孩的太多,我还是要排队等很长时间。领事馆就不能多派几个领事出来服务吗?”
有人反映,领馆办证大厅就是一个小厅,还叫什么大厅?而且还有一个台阶。
有位侨胞说,领馆只是上午9点半开到中午12点半,就不能延长一点工作时间。他们那么多时间在休息,为什么就不能全天都开放?
文成侨胞胡先生反映,那天去米兰总领馆为刚出生的孩子办护照,我忘记带孩子的出生纸,他们就不让办。
甚至还有侨领反映,现在没意思了,我们向总领馆打招呼,都不通融。
有的侨胞说,意大利邮局银行都是拿序号的,不用排队,为什么我们总领馆就不能增加一台拿号机?
……
现场一位侨胞大声叫嚷“我的照片大小都合格,为什么要我重拍?”
凡此种种。看得出,侨胞们对领馆这个“家”的怨言溢于言表。虽然说话的就是那么几个人,但是这种副能量的传播和累积,不可小视。我们的同胞大概忘记了,领馆办证厅内不仅有我们的侨胞,还有一些意大利人在默默排队,或办理公证认证,或等待领事面谈申请去中国的签证。从这些“外国人”的表情,我们读出了不屑。此情此景是一个大国强国的风范吗?然而,侨胞反映的和切身体会的,难道不是实情?
领馆:我们加班加点 侨胞还是不满意
开放日当天,黄永跃副总领事和领侨室蔡蕾主任接待了记者们。两位领事官首先开门见山:大家可以在办证厅随机采访,涉及服务侨胞的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有利于我们工作改进的建议都可以提。
驻米兰总领馆位于BENACO路的三叉路口。当天早晨还不到9点半的开门时间,门口已经围了一大群人。听完领事们的开场白,我们再次来到办证厅采访的时候,整个接待大厅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三个护照接受窗口、两个公证认证窗口、还有侧面的取证窗口和外国人面签窗口都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待办证。有的侨胞则在忙着填表。大厅内没有人维持秩序。除个别人声音比较大,秩序还算好。一位意大利人保安在办证厅门口把门。门外的长队弯弯的一直延伸到隔壁的酒吧门口。保安负责保持办证厅的人数,防止过密,出来一个人才会放进去一个。
“为什么不发号?发号了不是就不用排队了?”这个问题是领事们最纠结的问题。“曾经发过号,可是有人一下子拿很多号码,然后去卖给后来的侨胞。大家意见很大。”后来想过好几个发号码的方法,都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得不放弃。排队的方法不好,但目前来看是最公平的。为了应对急剧提升的护照需求,总领馆有五名领事干部、五名家属和另外招聘的九名留学生,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在为此忙碌。根本抽不出领事来监督取号。
据介绍,一般抱小孩的侨胞来,都会进入绿色通道,优先办理。但是有时一下子来了十几个抱小孩的,绿色通道也被堵死了。更有甚者,有的人为了走绿色通道,甚至“借”别人的孩子来。此外,中国政府规定,办理未成年人护照,必须要有父母双方到场。可是有的侨胞总是“忘记”,来了办不成,还责怪领事不通融。要知道,办理一本护照需要有四位领事签字,永久保存,谁把关出了问题,就会追究谁的责任。
“为什么预约护照需要几个月?不能每天多接受一些吗?”据蔡蕾主任介绍,预约到几个月后,是前一段时间试运行期。后来,进行了调整。网上预约更方便了,而且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原来我们上午的接待人数是80—100人,现在已经增加到230人;而且还额外增加了下午接待70—80人的任务;甚至周五的上午还接受护照申请。根据统计,2017年的前四个月,我们的护照受理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数,超出2500本。这么多的护照,还只是领事工作的七分之一。还有每年六万份的签证、公证认证、多次现场办公,以及其他领事工作。公证认证同样不能有丝毫差错,万一搞错了,把别人的房子卖了,后果显然是严重的。赴外地现场办公,一般用的是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回来还得照常上班。领侨室除了上述工作外,还得处理突发事件、接听领保电话、与国内公安部门互相核查证件。每一本护照在前台接案后,还需要后台的复核、甚至发到国内协查,材料不全或不符合的,还需要补交材料,最后才能发到巴黎制作中心制作。
随着中国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走出来的华人和企业越来越多,驻外机构的负荷就更大了。像驻米兰总领馆领侨室寥寥五位干部,处理的护照换发工作量在中国所有驻外使领馆中位列第四,仅次于日本、韩国、纽约之后。他们一人身兼数职,需要服务15万侨民、一万多留学生、二百多家中资企业、每年200多万游客等。留学生人数虽然只有万余,但是因为各种意外给政府带来的工作量可不少。领馆的领保电话24小时开机,经常铃声不断,甚至有时凌晨三四点都有人拨打。驻总领馆本着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原则,既坚持工作规程,又根据侨胞的实际情况,深挖潜力采取措施:一是增加工作时间,加班加点,坚持现场办公。二是设法解决叫号机的问题,先请保安帮助试发,再总结经验。三是寻找新的办证厅或临时办证厅。四发动媒体增加宣传,将向侨团代表进一步宣讲,以加强沟通增加理解。
换位思考 用家的心对待“家”
在国内我们对领事馆没有概念,甚至搞不清领事馆和大使馆的区别。走出国门,我们第一需要知道的就是使领馆。因为使领馆是我们的“家”。
由于意大利2009年前经过几次合法化,大量侨胞涌到意大利。意大利北部地区因为找工作方便,很多侨胞落户米兰领区。他们的十年期护照,在17年、18年和19年相继期满,预计19年将成为换护照的最高峰年。目前申请护照的人数是原来的三倍,到19年,情况就可想而知。总领馆每天接待着一批又一批“家人”。在使领馆面前是没有吃瓜群众的,因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大家对“家”的关注高、期望值高、评论多,这实属正常。有人对“家”有几分幽怨……这也不奇怪,毕竟这个“家”的人口一下子增加了三倍,进厨房不方便了、上卫生间也要排队了……我们每个人感觉到的是自己的舒适度差了,但是,我们是否应该换位思考,同样在这个“家”的管理者——领事们,他们在协调各种需求、在管理上所增加的工作强度?
几年前就听说驻米兰总领馆在物色新馆舍,按大国的标准更新馆舍。但愿新的馆舍能早日落实建成,在硬件上满足侨胞们的需求,那些门外排队、卫生间、婴儿室等等都不再是问题。用家的心对待家,多一份理解,我们的“家”就会更好;“家”好,我们也会更好。这个“家”不是完美的,但他永远是我们依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