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欧洲侨报编译消息:民以食为天。日前意媒注意到这样一个新的现象:一些城市中的华人店铺正悄然转行,原先卖服装或日用品的商店转行卖起了亚洲食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意大利餐饮行业,众多装修精致且价格亲民的快餐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街巷,成为新的风景线。按说,开餐馆稳赚不赔,但为何很多餐馆都在喊“压力山大”?
1月10日,第63届荷兰餐饮及酒店业博览会在阿姆斯特丹闭幕。一份来自展会现场的问卷调查揭示了餐饮业界目前共同的担忧:出门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每个餐馆老板赚到口袋里的利润怎么却越来越少了呢?调查显示:自2012年起,荷兰一线城市餐厅的就餐位增加了30%;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欧洲其它人口众多的城市,2018年米兰游客人数突破1000万,餐饮需求明显增加。然而,食客增加并不代表生意好做,不少餐馆老板都抱怨压力大利润少,做餐馆越来越不容易。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新开张的餐厅遍地开花,分摊到每家餐馆老板口袋里的利润自然被竞争者们稀释了。
由于竞争激烈,有些餐馆不得不打折,在价格和食物质量上做文章。面对新餐馆的竞争,老餐馆也不得不提升配置:增加桌位、重新装修、添置户外暖气等等,无形之间增加了新的成本。人只有一个胃,一天只吃三顿,突然间增加了这么多餐馆,必然导致每家餐馆老板的荷包都会缩水。餐馆老板还要应付比这更令人头疼的问题:人手不够!有的老板吐苦水称:“我想找个好位置再开两家餐厅。钱不是问题,但至少需要8个员工来维持餐馆运转,可人难找啊!”餐馆和餐馆之间甚至互挖墙脚,不仅找工人难,还得防止工人跳槽。有人呼吁政府方面进行干预,限制批准新开餐馆的数量,但显然这不现实。从长远来看,欧洲的餐饮需求仍很巨大,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研发新菜品,注重食物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开发网上订餐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