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意烩 oushitalia)
根据一份近日发表在《流体物理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指出,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下,病毒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更久,传播距离也更远。因此,在没有佩戴口罩进行防护的情况下,即便保持所谓的社交距离也是徒劳无功的。
意大利今日网消息,在潮湿和寒冷的环境中,因咳嗽或打喷嚏而产生的夹带着新冠病毒的飞沫可以在空气中停留更久。一个致力于通过数学和物理学运算来研究新冠病毒飞沫传播途径的国际科研团队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天气条件,飞沫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可达2.4-4米,这一结果甚至没有加上风的因素。这也即是说,“在不戴口罩的时候,1-2米的社交距离根本无法阻止一个人呼出的颗粒物传到另一个人身上。”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清楚了新冠病毒的运动速度、可传播距离以及在特定环境中可以停留的时间,就可以推测计算有多少人将进入病毒的“撞击圈”,如何感染以及可能感染多少人了。
通过对这一不同寻常的课题进行研究,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学院、多伦多大学、印度科学研究所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和研究液滴的物理学家们,设法建立了一种用以预测新冠病毒的早期传播情况的新数学模型,该模型也适用于其他呼吸道病毒。模型是基于对人们呼吸所产生的气溶胶的研究而诞生的,分析了感染者和未感染者所呼出的液滴在空气中的相互作用和碰撞率,也就是所谓的“碰撞率理论”。
研究显示,飞沫液滴的物理运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情况。“如果我们处在寒冷潮湿的气候中,那相对于炎热干燥的地方,人们打喷嚏或者咳嗽所产生的液滴就会在空气中停留更久,并且传播得更远。在炎热干燥的地方,液滴会更快蒸发消失。”
图片来源:pexels网站
研究人员指出,在气温为35℃、相对湿度40%的环境中,液滴的传播距离接近2.5米;而在气温为5℃、湿度80%的环境中,液滴的传播距离可增至3.6米。另一方面,液滴的大小也很关键:微小的液滴在瞬间就会蒸发;较大的液滴则会因较重而很快落在地面上;最危险的是尺寸在14-48微米之间的液滴,因为它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蒸发消失,并且它们的传播距离也非常远。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观察结果事实上进一步证明了戴口罩的重要性,“因为口罩才能阻挡那些最危险(尺寸)的液滴。”